据报道,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巴黎VivaTech科技展上发表演讲,强调人工智能将成为“最大平衡器”,但也警告欧洲如果过于谨慎,可能会在全球竞争中落后。黄仁勋表示,人工智能不是引发灾难的工具,也不是被少数科技精英垄断的武器,而是实现自由和公平的工具。
黄仁勋当天身穿标志性的摩托车夹克,受到粉丝的热烈簇拥,展现出科技界“摇滚明星”的风采。他在演讲中指出:“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平衡器。”此次演讲也是欧洲最大科技盛会之一——巴黎VivaTech上的重要环节。
除了官方发言,英伟达还利用此次大会宣布一系列基础设施布局,显示其在欧洲的战略扩展计划。在法国,公司正在与创业公司米斯特拉尔合作部署1.8万块新型“布莱克韦尔”芯片;在德国,英伟达正建立工业人工智能云平台,支持本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。在意大利、西班牙、芬兰和英国也有类似的项目,包括在英国建设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。
此外,英伟达还宣布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Perplexity合作,推动欧洲出版社和通信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;推出新的云平台支持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,同时还与宝马、奔驰合作,培训用于汽车制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。这些举措显示,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层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芯片制造商,英伟达正试图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动力。
黄仁勋提出了“人工智能工厂”的概念,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工厂,而是庞大的数据中心,用于训练语言模型、模拟新药、检测癌症等。这些工厂通过“思考”、“计划”和“自我对话”,驱动着ChatGPT、自动驾驶和医疗诊断等应用。
有人担心,这种掌控大量计算资源、自动化运算的“超级大脑”可能导致“技术神职人员化”,成为少数掌控权力的“智库”,阻碍创新。对此,黄仁勋回应:“我们通过创新速度实现普及,降低技术门槛。”他强调,人工智能企业可以自主“推理”、“策划”,确保技术的发展是民主和可控的。
然而,批评者警告,如果缺乏监管,“全视”且“自我强化”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像电影《终结者》中的天网一样失控,带来巨大风险。黄仁勋表示:“正如电力促成了上一轮工业革命,人工智能也将引领下一轮变革。每个国家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级智能基础设施。”他坚信,人工智能工厂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,各国领导人都希望将其纳入国家战略,推动经济增长。
在欧洲,虽然以保护数字权益闻名,但面对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快速追赶,一些专家担忧,欧洲的谨慎可能会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变得边缘化甚至“失迹”。黄仁勋提出“自主人工智能”的理念,强调不是封闭,而是建立符合本国价值观的自主系统,确保数据属于国家、人民和文化。
尽管如此,对人工智能滥用的担忧依然存在,如监控、深度伪造、失业和算法歧视等风险。黄仁勋并未否认这些风险,他表示,未来人工智能会由多层次、多智能体监督管理,通过“自我控制”实现技术的安全发展。“未来,运行的人工智能将由70到80个监督它的人工智能共同管理,确保不偏离轨道。”
此次巴黎VivaTech活动只是黄仁勋欧洲巡回的一部分。此前他在伦敦科技周亮相,预计还将访问德国。在巴黎,他还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米斯特拉尔科技公司CEO亚瑟·门希一同出席,以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和未来发展的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