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,生物技术行业迎来今年迄今最大规模的并购高潮。统计数据显示,6月的交易总金额远超5月,达到了两倍以上,彰显行业的活跃与潜力。从跨国大公司到新兴初创企业,都纷纷加入这一波热潮,特别是在治疗代谢疾病方面的研究投入显著增加。此次交易以小分子药物、蛋白质和抗体类药物为主要对象,涵盖了免疫治疗、基因编辑及新型疫苗等多个方向,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动力。以下将对2025年6月的主要生物技术交易进行梳理。
重点并购事件
在2025年上半年中,6月的并购案例尤为突出。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以91亿美元收购美国布鲁普特(Blueprint Medicines),成为当月最大宗交易。布鲁普特专注于治疗系统性肥満细胞病,这是一种罕见血液疾病,其推出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yvakyt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的批准。此次收购使赛诺菲获得了Ayvakyt的全部权益以及其癌症药物研发管线。
美国制药商礼来也倾巨资布局,通过13亿美元收购基因编辑公司Verve Therapeutics,以获得其基础编辑技术,应用于治疗罕见遗传疾病。目前,Verve的两款编辑器正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。
同时,艾伯维(AbbVie)则斥资21亿美元收购位于加州的Capstan Therapeutics,增强其在免疫治疗尤其是CAR-T细胞疗法领域的布局。Capstan正致力于突破CAR-T在制造规模和应用推广上的难题,改善治疗的成本和效率。
在德国,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以12.5亿美元收购另一家mRNA疫苗公司CureVac。该平台的疫苗在临床和临床前阶段,预期用于治疗癌症及传染病如新冠病毒和流感。
此外,美国药企Supernus Pharmaceuticals以7.95亿美元收购Sage Therapeutics,将其在脑部疾病领域的研发成果引入旗下,特别是其产后抑郁症药物将成为Supernus的产品线之一。
跨界合作与产业整合方面,纽泽西的疼痛药研发公司Channel Therapeutics与北卡罗来纳的皮肤病公司Pelthos Therapeutics合并,同时完成了5150万美元的私募融资。
药物研发与创新合作
在药物研发方面,多个公司通过合作寻求突破。丹麦诺和诺德携手美国Deep Apple Therapeutics,共同开发针对代谢与心血管病的小分子药物,合作金额达8.12亿美元。瑞士癌症药物研发商Philochem将其前列腺癌药物OncoACP3的授权放弃给艾伯维旗下公司RayzeBio,后者支付3.5亿美元的前期费用,并有望获得十亿美元级别的里程碑付款。
免疫治疗领域成为焦点之一。日本大冢公司与中国Harbour BioMed合作,推进双特异性T细胞激活剂HBM7020的开发,预计总价值超过6.23亿美元。美国创业公司Cullinan Therapeutics与中国金瑞生物(Genrix Bio)达成协议,共同开发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激活剂Velinotamig,预计合作金额达2.92亿美元。
德国百特和美国ProFound合作,旨在开发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蛋白靶点,预计每个新发现的靶点最多可获7.5亿美元的奖励。与此同时,美国哈斯治疗公司与佛罗里达Silo Pharma合作,着眼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创新疗法研发。
蛋白质药物及创新平台
蛋白质药物的研发也持续升温。礼来与瑞典Camurus合作,开发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的糖尿病治疗药物,合作金额达2.9亿美元。礼来还与美国Juvena Therapeutics合作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信号蛋白,有潜力获得6.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。
中国复大药业与中国再生元(RemeGen)合作,开发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融合蛋白,合作金额达1.25亿美元。就心脏疾病靶点,瑞士诺华和美国ProFound Therapeutics合作,每个发现的靶点预计获得2.5千万美元的预付款,未来总奖金额可达7.5亿美元。
此外,数项针对代谢性疾病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。例如,美国哈斯治疗公司与佛罗里达Silo Pharma合作,开发抗肥胖的神经调节剂。Regeneron与中国汉斯奥药业合作,开发抗肥胖的GLP-1/GIP受体激动剂,预计总投入超过18.3亿美元。
人工智能与药物递送新技术
越来越多的生物企业开始依赖人工智能(AI)技术进行创新。英国阿斯利康与中国华润医药合作,利用AI平台探索口服药物,以期缩短药物研发周期,合作金额达1.1亿美元。意大利Chiesi和瑞典Key2Brain合作,推进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的酶替代疗法,用于罕见代谢病,但具体金额未披露。加拿大Nualtis公司与德国Lohmann Therapie-Systeme合作,将其技术应用于口腔贴片药品的研发,助力创新药物递送方式。
总结
2025年6月的生物技术交易展现出行业强大的创新与合作力,从涵盖代谢疾病、癌症、免疫疗法到基因编辑、疫苗研发,各方企业持续投资,共同推动行业迈向多元化与高效化发展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,预计这一热潮还将持续,为全球医疗健康带来更多福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