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歌IO重大AI展示让我觉得我的iPhone变得更笨了


在大会的主旨演讲中,谷歌的发言人充满自信,不仅用流畅的现场演示打破了以往偏向预录和虚假展示的局限,还在当天就将许多新功能推向市场。相比苹果在去年WWDC上的“苹果智慧美颜”演示仅靠虚拟动画和预录视频来吸引眼球,谷歌选择了用“真刀真枪”的现场演示,展现了其AI技术的坚实实力。这种直接的行动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具说服力,也更值得用户期待。

实际上,从今年的谷歌IO到之前的各种报道可以看到,谷歌正积极推动“AI即将改变一切”的整体布局。它的核心产品之一——Gemini,已经从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,逐渐演变成能进行复杂任务、配合多平台工作的智能助手。Gemini不仅可以研究、生成报告,还可以视频交谈、从Gmail、云盘等多个谷歌应用中提取个人信息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

相比之下,苹果在AI方面的发展显得步履维艰。去年苹果尝试将ChatGPT引入Siri,虽有所提升,但操作繁琐且体验不够自然。用户需要明确指示“用ChatGPT帮我查查这个”,否则简单的误按就有可能中断整个对话。如今,苹果的Siri依旧停留在基础的语音控制阶段,唯一能做的就是设置闹钟、查询天气,甚至连复杂的问答都不够智能,更别提私人定制和深度研究。

而谷歌推出的Gemini不仅桥接了搜索、聊天、生成内容等多项功能,还逐渐在Android系统内打通了“一个助手全搞定”的生态。例如,新的“Project Astra”让Gemini能全权掌控安卓手机,成为用户的真正智能伙伴。不仅如此,谷歌还将部分AI功能扩展到iOS平台上,比如支持Gemini的iPhone卡片实时视频聊天,甚至有传闻说苹果也会逐步开放部分设备端的AI模型,但限制极大,开发难度高。而且,苹果的封闭系统让第三方开发者难以突破苹果的限制,导致苹果在AI工具的生态建设上远远落后于谷歌。

除此之外,谷歌正试图利用AI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。不只是聊天那么简单,谷歌正将AI融入搜索和浏览的每一个环节。例如,未来用户可以通过Gemini在网上根据个人喜好购物,甚至可以虚拟试衣,免去奔波和试穿的麻烦;还能基于文字提示自动生成界面设计、创作视频、作曲、实时翻译会议内容。这些功能即使在短期内引发一些担忧,比如隐私和道德问题,但对于学生和专业人士而言,无疑将是一大利好。

而苹果呢?它的“专注隐私”虽然值得尊敬,但在实际使用体验上,却显得乏善可陈。无论是简单的绘制动画、校对文章,还是一些基础的智能辅助,都难以满足人们越来越复杂的需求。苹果如果继续固守于封闭、非开放式的生态,会逐步被动边缘化。反观谷歌,正借助开放和创新,逐步树立起新的行业标准。

此外,谷歌还在持续推广未来的“智能硬件”。比如他们展示了新的智能眼镜,可以同步安卓手机通知、发送短讯、实时翻译对话、扫描环境物体,甚至能远程操控。在这一点上,谷歌瞄准的目标明显要比苹果的Vision Pro更贴近用户实际需求——简洁、实用、便于日常使用。苹果的Vision Pro虽然在虚拟现实领域创新满满,但迄今为止仍是“未被市场广泛认同的高端产品”,而Google的智能眼镜则更像是下一代的“时尚电子配饰”。

这也让我意识到,苹果逐渐失去了与Android竞争的优势。起初,苹果以其稳定性、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赢得了用户的青睐,安卓则以高度的可定制性和开放性著称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两个系统开始相互借鉴,各自优化,从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。但是,随着AI的爆发式增长,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。AI技术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,似乎在重塑未来智能手机的生态。

最新的迹象显示,手机在未来很可能不再是我们手中握着的“掌中宝”。随着AI的深入融合,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——从单纯的操作转向更自然的对话和指令。Google正是最先尝试定义这种新标准的公司,它借助Android平台加快了生态扩展的步伐。若苹果不能及时跟上,以目前的创新速度,iPhone的存在感与影响力将极有可能被稀释,甚至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危险,就像诺基亚、黑莓一样成为过去式。

总之,这场由谷歌引领的AI革命,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,也在考验苹果的应变能力。未来的科技舞台上,是继续固守传统、稳扎稳打,还是迎难而上,开创新局?答案似乎已然明朗:那些能率先实现AI深度融合的公司,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。而苹果,如果不能在这一轮变革中尽快做出突破,甚至可能被时代抛弃。此时此刻,苹果需要的不仅仅是漂亮的硬件和高端的系统,更是令人信服的AI生态布局,否则,iPhone可能会沦为“愚笨之机”。

[原始链接]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