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欢迎来到智博连线,收听最完整的战争史。今天我们讲一下商汤灭韦顾之战。
话说公元前1600年左右,夏朝统治华夏已有四百余年,到了夏桀时代,危机四伏,朝政腐败,民不聊生。夏桀荒淫无道,宠信妺喜,重用小人,残害忠良,建起倾宫瑶台,酒池肉林,民怨沸腾。百姓诅咒:“时日曷丧,予偕汝皆亡”,天下哀鸿遍野。
彼时,黄河流域下游的商族渐渐兴起,商汤继位后迁都南亳,励精图治,整顿兵马。贤臣伊尹、仲虺辅佐左右,制定剿灭夏桀的谋略。商汤先发制人,采取“先为不可胜”的策略,逐一削弱夏朝的属国势力。其首战打击葛国,继而进逼韦国与顾国,斩断夏桀的援助线,扩张自身实力。
更有离间之计,派伊尹数次潜入夏都斟鄩为间谍,掌握夏朝内忧外患,民心思变。夏桀因骄奢自大,兵心涣散,众叛亲离。商汤曾一度示弱谢罪纳贡,静观其变,待夏桀再陷危机,便发兵讨伐。
终于,商汤于鸣条(今山西运城夏县西)一带发起决战,誓师称汤誓,集结良车七十乘,勇士六千,联合诸侯,迂回包抄。夏桀仓促迎战,两军鏖战于鸣条之野。汤军士气旺盛,奋勇杀敌,击溃夏桀主力,夏桀败逃三鬷,后又被攻灭,仓皇南奔至南巢,不久驾崩。
商汤秋后回师西亳,召开“景亳之命”,三千诸侯响应拥护,商朝正式取代夏朝,开创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。此战标志着夏朝灭亡,商朝崛起,被后人称为“汤武革命”,开启了华夏历史上政权更替的先河。
鸣条之战历史意义深远,商汤用兵谋略出众,善用间谍与联盟,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与力量。它不仅是暴力推翻腐朽统治的典范,更是中国古代战争文化的开端。
谢谢收听。自古知兵非好战,从来忘战必陷危。让我们了解战争,珍视和平。